当 “选对赛道比拼命奔跑更重要” 的声音在社交平台刷屏,当 “00 后辞职躺平”“90 后焦虑选行业” 成为热议话题,我们似乎陷入了一种 “选择至上” 的集体浮躁 —— 仿佛只要找对风口,就能跳过日复一日的努力,直接抵达成功彼岸。

可当镜头转向街角的早餐店、凌晨的菜市场、写字楼里加班的普通职员,我们会发现:对大多数 “没得选” 的人而言,谈论 “选择” 前,首先要回答的是 “没有选择时,我们靠什么站稳脚跟”。
阿赛小面创始团队,正是用十年的品牌打造成长经历,给出了最朴实也最有力的答案:勤劳不是无奈的妥协,而是拥有选择的起点;致富不仅靠机遇的垂青,更靠双手的温度。

阿赛小面创始人罗赞在日本留学时,曾因经济拮据连学校食堂都难以负担,却在街头连锁牛丼饭中看到了希望:低价优质的社区餐饮,能让普通人“不用掏多少腰包,但享受应有的体面”。回国后,他带领团队深耕重庆小面赛道十年,从“跟随者”蜕变为“规则改写者”。
勤劳的复利:
从大骨熬汤到“百县千镇”的创业密码


“十斤大筒骨,熬好一锅汤”——这句朴实的口号背后,是阿赛小面对“勤劳价值”的极致诠释。当行业陷入“重佐料、轻汤底”的同质化竞争时,团队每日现熬骨汤,用250克带肉大骨颠覆传统认知。
勤劳不是机械重复,而是持续创造。起早贪黑的门店小老板,用勤勤恳恳的专注,守护着每一锅大骨汤的品质。这种扎根现实的勤奋,让阿赛小面在的会员复购率高达48%,客户的复购才是王道。
选择的智慧:
15万元小店背后的战略纵深
阿赛小面不否认选择的力量,但更懂得:真正的选择权,往往诞生于足够深厚的勤劳积淀。
当创始人罗赞提出重庆小面界的”蜜雪冰城”定位时,这个选择背后是十年行业深耕:从骨汤副产品成本对冲模型,到“冷链次日达”供应链优化;从40-60平米社区店坪效测算,到乡镇菜单本地化改良。正是这些具象化的努力,让“15元客单价+15万开店成本”的极致模型从蓝图变为现实。


选择的价值,在于为勤劳者搭建舞台。阿赛小面通过“六个小”模型(小面、小吃、小菜、小店、小区、小投资),将连锁加盟变成“给勤劳者的饭碗”:总部补贴开店费用,乡镇创业者投入15万元左右,最快2-3个月收回成本。在惠州,单加盟商运营6-7家门店的“超级案例”,印证着低门槛创业生态的爆发力。
勤劳与选择之间
一碗小面的三重启示

阿赛小面“小面商学”培训的学员中,72%为首次创业者——没有先天资源优势,但勤劳为他们挣得了人生选择权。
选择是勤劳的放大器。当阿赛小面推进“百县千镇战略”,将供应链深入1600个广东乡镇时,大骨采购成本每箱降低20元,门店毛利率提升4%。这种战略级选择,让无数个“阿赛”的勤劳获得乘数效应。
真正的成功是动态平衡。阿赛小面的发展轨迹,恰似创始人罗赞推崇的日本企业:食其家的标准化、萨莉亚的性价比、优衣库的国民性。这些品牌既不迷信“选择神话”,也不鼓吹“苦难哲学”,而是让平凡人的持续努力,在正确的商业模式中获得尊严与回报。
阿赛小面想对你说
勤劳从来不会被辜负

每天清晨,阿赛小面的门店都飘出骨汤香气,迎来带着倦意的上班族。他们点一碗 15 元左右的小面,既能填饱肚子,也能汲取奋斗的力量。对这些食客而言,这里的每一碗面都藏着数据背后的希望:品牌月客流量突破 15 万 +,顾客满意度高达 95%,70多家门店(截至2025年11月)的快速发展,本身就是“勤劳能改变生活”的活证明。


当夕阳西下,门店依旧亮着暖黄的灯,后厨还在熬制着骨汤,前台仍在招呼客人。这平凡的场景里,藏着最动人的奋斗逻辑:门店的稳步扩张不是靠运气,而是靠每天 2 小时的骨汤慢熬;靠的是品牌总部的开拓创新力,与门店的执行力。
阿赛小面用时间证明:不是所有人生下来就有选择,但所有人生下来都有 “勤劳” 的权利;不是所有选择都能成功,但所有成功都离不开勤劳的支撑。而这碗热面,会一直陪伴每个奋斗者,让大家看见:勤劳从来不会被辜负。
END


首页
品牌介绍
招牌产品
新闻动态
加入我们